中国式快餐做强做大的市场分析
2008年07月26日 22:30 品牌资讯
请大家为我们的中国式快餐的崛起出谋划策中,大家都非常积极。总共有这些措施:
1 将各种中国式快餐统一成一个大的品牌,保证大家能吃到地道的东西。加强管理。当然,这需要政府的帮助和投资商。 2中国式快餐开展活动,做好宣传,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,打响知名度。 3创造一流的中国式快餐消费环境,最好富有中国各地的风情特色。 4打造一流的中国式快餐服务,让服务成为成功的法宝之一。让顾客体会到以实惠的价格得到最高待遇的满足。 5创新是发展的灵魂,中国式快餐不断推出新口味,新产品,同时有保持自己的特色。 两年后,我们同样用当时的调查问卷进行了新的一次调查。看看现在和以前有什么变化?我们的调查如下: 我们在街上开展了这次问卷调查。共发出100份问卷,回收100份,回问卷中的第一个问题是:“请问您的年龄是……”为了确定被访者有为自己的回答负责的能力,也为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,我们特地将选项设在12岁以上。回答的人中,有30%的人年龄在12~18之间,在19~25岁的占28%,在26~32之间的16%,在33~40的占19%,仅有9%的人年龄在40岁以上。收率达100%。 我们分别对持有这两种态度的人设置了问题。在喜欢的人群中,有30.1%的人认为食品好吃与品种多是重点,有18%的人认为好的环境和好的服务态度是吸引客人的关键,不喜欢的人中,有23%的人认为洋快餐对身体不好,不吃为妙, 11%的人认为价钱是问题,剩下的17.9%则认为洋快餐没什么好吃的。 如果用中国式快餐与洋快餐相比,中国式快餐有什么优势呢? 这些年,肯得基等洋快餐火遍大中城市,倍受青年人喜欢。对此,有人不屑一顾,认为洋快餐没营养,是“垃圾食品”,我们的中国式快餐有几千种,哪一样比不过洋快餐?但是,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是,传统小吃虽然有着历史悠久、风味独特等赞誉,但绝大部分是作坊式的“小打小闹”,没有一个发展成为象洋快餐那样的企业巨头。这其中,首先,有加工方式的原因。洋快餐实行的是标准化、企业式管理,宣称“在世界各地都是一个口味”,而传统小吃呢,还局限于师傅带徒弟式的保守加工模式,口味如何全靠个人掌握,不同的加工者甚至不同的时间,食品口味有着很大区别。其次,有观念保守的原因。各地都有堪称一绝的百年老店、中国名吃,但绝大多数经营者是小富即安、小富即满,很少有胸怀大志、一心做大做强的。第三,有科学卫生的因素。洋快餐虽然价高,但个个店面干净、场所卫生,让人吃着就放心;而传统小吃虽然价格低、味道好,但许多店面从桌椅到碗盘,个个都是脏兮兮的,再加上反复油炸、高温烧烤等不太科学的加工方式,已经越来越难以吸引新潮“食客”了。最后,还有营销文化因素。洋快餐那统一的品牌、广告、营销活动,直至店内令人舒心的文化气息,无不给食用者以极大的文化享受。而传统小吃在这方面还十分缺乏甚至没有。 为中国式快餐的崛起出谋划策: 1) 加大宣传中国式快餐 2) 中国式快餐改善消费环境,形成统一的大品牌 3) 中国式快餐要求政府制定出一些有利于中国小吃行业的规定 4) 中国式快餐改善服务态度 5) 建立中国式快餐一条街 6) 打造本国特色小吃的品牌,走出国门,走向世界各地 7) 提倡新品种,变换各种新式产品,让顾客有多种选择 8) 提高质量保障及服务的素质 友情提示:此信息来源于企业会员发布品牌信息,只能作为参考信息,不能作为确认数据依据。
相关内容
精彩推荐
精彩推荐
|